大竹籍89岁抗美援朝老兵讲述那场残酷战争
2022年02月21日   10:14 | 来源:达州日报网

3.jpg


  杨玖贵,大竹县竹阳镇人,今年已是89岁高龄。杨玖贵1950年11月随部队入朝参战,1951年8月在朝鲜三八线阻击战观察所附近被敌炮击伤,后被评为因战八级残疾军人。


  “各位观众请暂缓离场,今天我们现场邀请到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九兵团老战士,希望大家能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致敬!”春节期间,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热映。近日在大竹县光影国际影城的观影厅内,伴随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解说,现场掌声雷动,为志愿军战士杨玖贵送上了最真挚的敬意。


  替父从军踏上军旅之行


  说起参军,杨玖贵最初是不愿意的。


  “早先国民党四处抓壮丁,要人参军,我那时差不多15岁,就趁夜找地方躲了起来。”本以为躲过一劫的杨玖贵却听到了父亲被抓走的消息,“我在家中算年纪小的,上面还有3个哥哥,父亲当时已经年过50了。”


  杨父被抓后,家人多方打探才了解到一些关押情况。据杨玖贵回忆,当时被抓的壮丁大多都关在大竹县城西附近,家里着急,四处想办法捞人。“关了一个多月,我父亲脚肿得走不了路,家里就我合适去,我就想实在不行,我就去把父亲换出来。”与家人商议后,杨玖贵决定替父从军,从此踏上了军旅之路。


  “后来部队起义,解放军派军事代表来,我们就改由解放军领导了。”在杨玖贵记忆中,部队于1950年3月左右出发前往华东地区。“我们在重庆九龙坡上船,到湖北宜昌换了大轮船,再到江西九江上火车,到江苏的镇江、无锡,最后在苏州常熟进行集中学习。”用双脚丈量过的每一寸祖国河山,杨玖贵都清楚记得,“我们当时每天背着气囊练潜水,准备去解放台湾。”


  令杨玖贵没想到的是,比起解放台湾,更先接到的命令是抗美援朝。


  “去朝鲜之前,部队还特意组织了两个星期的学习,教导我们如何爱护朝鲜人民以及朝鲜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怎样遵守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


  时至今日,杨玖贵仍记得朝鲜阿妈叫“阿妈妮”,阿爸叫“阿爸基”,部分朝鲜儿童用汉语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风霜刀剑不忘初心使命


  杨玖贵所属的志愿军第九兵团26军78师233团二营机炮连趁夜跨过了鸭绿江。


  “我们是1950年11月左右从当时的辽宁安东,也就是现在的丹东,出发去朝鲜。”冰雪封冻江水,踩着一米多厚的冰面,年仅17岁的杨玖贵就这样跨过了鸭绿江,“我们在冰上走,没人说话聊天,全程只能听到脚步声,叫后面跟上都是挨个传话。”


  志愿军是出了名的纪律严明。杨玖贵回忆,当时外出三人以上必须走纵队,还必须有临时组长,组长至少得是团员。


  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时,杨玖贵全程十指交叉紧握,身体微微前倾,神情专注。


  当问及电影是否真实还原战场时,老人笑着说还是有差别。“当时的雪没有电影里那么大,行军靠双腿走,物资运输靠的是连队里仅有的十几头牲口运,衣服是和电影里一样的黄衣服,部分战士穿的是蓝布大衣,带的棉服外面是新的,里面还能看到缝补的痕迹,烟只有叶子烟,得自己找纸裹,我不抽就都送战友了。”


  食物是麦子、玉米之类炒熟后磨成的面粉,用白布袋装着,每人有10余斤,外加一包盐,用水泡了撒点盐就是志愿军战士的一顿餐食。


  后方的运粮车只能在晚上借月光行驶,杨玖贵说不少战士因此坏了眼睛。“路面上还有不少弹坑,怕把车弄坏,每隔一百米就会安排一个哨兵,听到飞机声就打一枪,驾驶员就关灯驾驶,有时飞机还会打照明弹扫射,那照明灯跟路灯一样,几十米的高度,地上掉根针都能看清楚。”


  杨玖贵记忆中,在朝鲜最寒冷的时候,头顶帽子结出了小拇指大小的冰柱,尿完刚提好裤子就已经冻成冰块。


  风霜刀剑雕刻着志愿军战士们的坚韧刚强,怀揣着质朴谦逊,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践行使命担当。


  战争残酷愿祖国永岁平安


  跨过鸭绿江,一路急行军至黄草岭,杨玖贵才终于看到先行的志愿军部队。


  天上没有飞机,装备比不过全苏式装备的朝鲜部队,却要与全副武装的美军对抗,杨玖贵说,当时没人看好他们。


  “枪大多是三八大盖枪和中正式步枪,我们机炮连有6门迫击炮和几挺马克沁重机枪,机枪有两个枪管,打热了就得换下来降温。”在杨玖贵看来,武器并不能完全决定战斗输赢。


  在黄草岭,杨玖贵见到了入朝鲜后最惨烈的战场,他没有害怕;夜晚在树林躲藏休息被美军轰炸时,他没有害怕。他只知道,命令要进攻,他们就猛冲,命令要防守,他们就死守。


  杨玖贵说,在朝鲜他没打过大仗,只有一场场的小仗。“印象深的,有次我们营接到任务要保护一座桥,敌人的坦克开得呜啦直响,一路轰炸,我们营的步兵就一个劲儿往上冲,我们炮兵在后方射击,一射手牺牲了还有二射手,要是都牺牲了,还有弹药兵补上。”


  “我之前听说过,我们一个志愿军战士先后遭遇6架飞机攻击,打了好多发子弹,都没能打倒他。”杨玖贵认为,这是因为志愿军有单独作战的胆量。


  对于负伤,杨玖贵记忆犹新。“大概是8月30日下午5点,我们在平康的一座山上防守,周围都围了桩,我当时在站岗放哨,没想到敌人的炮弹就打了过来,我脚上的鞋都打烂了。”


  负伤后的杨玖贵回到了祖国,在东北军区的陆军医院办理了手续转院回家,而后便留在了大竹这片繁育他的土地。


  1982年,杨玖贵送大儿子去参军。他说,人民军队是个大学校,让孩子去锻炼锻炼是件好事情。


  从被国民党抓壮丁,到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杨玖贵以“送子参军”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高度认同。


  “杨老现在的残疾军人抚恤金是每月1826元,还享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每年政府代为购买、医保报销后剩余可报部分再报销50%、部分旅游景点门票减免等优待抚恤。”据大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八一、春节等节假日,县里还会为老兵们送去关怀慰问,并为经济困难的老兵提供关爱帮扶基金申请服务,确保老兵们度过一个安乐舒适的晚年。”


  倚坐在竹椅上,冬季的暖阳倾洒在杨玖贵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胸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熠熠生辉,战火纷飞的岁月已成为往事,如今老人膝下已是儿孙满堂,祖国永岁平安的祈愿却从未忘怀。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 记者 曹芮铭 兰楯 通讯员 李相芬

(责任编辑:赵华勇)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