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的雨水之后,成都东部新区石盘街道郭家祠村的空气更加清新,桃花源里乡村会客厅周围的花草绿植沾着水滴、青翠秀美,川西风貌的林盘小径通往竹林深处,别有一番景致。沿着黑化平坦的乡村道路前行,“乡村会客厅”的雅致招牌和文明实践“村村行”三十四个乡村点位品牌展板有序排布、互为映衬;拾阶而上,“桃花源里把客迎”的主题展板上,驻村设计团队结合郭家祠村特色桃产业精心设计的“桃子女孩”栩栩如生,仿佛绘声绘色讲述着村风村貌提升和产业振兴提质的点滴故事。
上半年“文明实践城乡共创团”走访调研17个涉农区(市)县34个特色文明实践站,聚焦“理论政策宣讲、传统文化弘扬、移风易俗深化、村风村貌提升、产业振兴提质”五大板块,梳理出34个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打造乡风文明传递路径。为进一步落实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培育乡村文明新风,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文明实践“村村行”活动再次来到成都东部新区郭家祠村,联动长期驻村、助农扶农的青年设计团队大其设计、吉利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返乡创业青年等等,在绿野田间、茂林树下共同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实践活动。
活动以“村风村貌‘找不同’”的趣味游戏形式和村民们一起发现身边的村貌提升与文明美景。“这里以前是面墙,不好看也没什么用,现在修成了座位,还种了花,又美观又实用,看着心情都好!”村民李大姐举手抢答,谈起村里的变化更是满脸笑容。通过对比照片可以清晰看到,郭家祠村闲置办公室“华丽变身”为功能齐全的乡村会客厅,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空间高效合理的划分功能区,实现“一屋多用”“物尽其用”。
乡村会客厅的设计团队“大其设计”青年设计师现场为村民介绍了风貌提升、林盘设计、路牌导视等景观设计中的巧思妙想,介绍了郭家祠村桃花源里乡村会客厅作为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与资源整合平台,集电商培训平台、桃产品赋能中心、乡村公共空间、高校青年人才孵化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更优更好服务乡村。这些青年设计师以郭家祠村为阵地“据点”持续“呼朋唤友”,推动本土高校青年下沉到村社区、带动本地村民激发其内生动力,链接不同资源、丰富创新路径。郭家祠村党委书记张润莉表示,郭家祠村的桃产业和文明村风村貌相辅相成,后续还将继续在桃花源里乡村会客厅开展公益电影放映、非遗体验活动、实用技能培训等等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让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创意、有亮点、有特色、有内涵。
结合郭家祠村村风村貌和产业特色创编的金钱板节目《乡韵新风谣》和文明实践主题互动问答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文艺志愿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现文明和美乡村的生活图景,深入浅出的互动问答用生活化的场景和语言进一步引导村民践行文明、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活动期间,成都东部新区石盘街道综合执法交管办的工作人员现场开展农村文明交通宣导,对农村交通的违法行为和不文明行为进行重点提示,引导村民“大手拉小手”遵循规则、重视安全。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离不开文明和谐的村风村貌,也离不开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进一步宣传推广郭家祠村特色高品质水蜜桃,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高校创业团队等积极探索电商直播在乡村产业提质中的应用,开展系列直播培训课程,让村民“潮”起来,让产品“火”出圈。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授、四川乡村振兴金牌培训师郑佳教授讲述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趋势。
郑教授还与成都东部新区石板凳街道菜子村第一书记陶勇、面向村民培训直播课程的吉利学院老师王婷、返乡创业年轻代表施毅、吉利学院蓉东果汇项目创始人彭天崇、大其设计创始人滕明瑶等一起围绕郭家祠村产业延展、提质升级话题展开交流,分享自己在乡村振兴中的思路和心得,为郭家祠村的电商直播团队答疑解惑。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吉利学院、成都东部新区周家学校的师生参与活动,各年龄段学生和郭家祠村村民代表齐声发出“共建文明乡村守护和美家园”文明倡议。“点滴行动聚成河,美好家园更文明”的呼吁也将成为郭家祠村村民和学生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明指南。活动最后,吉利学院学生荣俊斐和同学们精心创作和展示以“文明实践‘村村行’,‘桃花源里’把客迎”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并邀请村民们一同体验非遗剪纸的魅力。
据悉,文明实践“村村行”活动将结合属地特色,创新形式、创意内容,走遍全市二十余个乡村,有效联动乡村、高校、城市社区等众多力量,助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更加文明。(田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