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年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交流研讨活动在成都举行。本次活动旨在促进中日两国青少年人文交流,通过主题论坛等形式,总结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的成果,探讨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工作设计,深入推进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王敏、日本驻华大使馆公使贵岛善子、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长官和田浩一等领导和嘉宾通过多种方式出席活动并致辞。
“云端”相聚正逢其时
力促两国青少年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成长
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在书面致辞时表示,站在中日关系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更需要我们锚定初心,与时俱进做好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工作,努力让两国青少年成为新时代中日人文交流中的生力军,共同为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注入正能量。
“这次活动的举办地成都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国内大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之势广受瞩目。成都还是一座充满自然、文化和历史魅力的城市,拥有诸如诗人杜甫、川菜、大熊猫等日本国民也耳熟能详的旅游资源,作为游学为主题的本次活动举办地,可谓不二之选。”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长官和田浩一在视频致辞时表示,在两国的往来和交流中,青少年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衷心期盼日中青少年交流能够进一步深化,两国的友好关系得以更大的发展。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王敏在现场致辞时说,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交流研讨活动的举办,不仅是落实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的重要内容,更能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引领带动作用,搭建加强对话、交流互鉴、相互认同的重要平台。
话经验、谈问题、寻发展
深挖未来50年中日教育交流的发展潜力
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的现状如何?未来有哪些发展方向?出席本次活动的日本修学旅行领域专家、学者及嘉宾纷纷就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现状及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截至目前,日本46个都道府县与中国的直辖市、省、自治区,332个町村与中国的市、区(县)进行了友好合作,而且还在扩大。”日本旅游业协会理事长志村格表示,中日高等教育交流也在扩大,两国政府都采取把留学生送出去以及接纳留学生的政策,同时也在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环境,对充实包括修学旅行在内的教育交流是有益的,在克服新冠疫情的情况下,希望实现比以往更多的交流。同时,借此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未来50年中日教育交流的发展潜力。
“希望中国的青少年能实地访问日本,接触到自然、日本饮食、传统文化等多样的观光资源。”日本政府观光局(JNTO)代表茶谷晋太郎在致辞时说,修学旅行的最大目的是让中日青少年直接交流,可获得通常旅行中体验不到的宝贵经验。未来的青少年修学旅行交流,不仅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两国人民建立相互理解和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截至2014年10月,乘坐全日空成都路线的累计旅客数突破了十万人次。”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成都代表处总经理谷口信雄介绍:“我们期望在将来更好地架起中日友好交流的空中桥梁”。
“我想和各位一起思考出更多有着优秀教育效果的素材,在中国开展教育旅行活动的同时促进两国间青少年的进一步交流。”日本东武旅行营业统括本部代表笹崎真吾表示,教育旅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也不仅仅只是一场观光,促进异文化间理解,引起他们对国际社会的关心,从这里或许能探寻中国教育旅行的新的可能性。
提思路、给建议、促交流
借力“东亚文化之都”,探索出更多优质修学旅行项目
“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是个系统性、长期性工作。中日双方要积极发挥‘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资源和优势,探索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中日、中日韩修学旅行线路和产品。”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充分发挥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委员会作用;二是继续打磨高质量旅游产品和线路;三是持续拓展“修学旅行+”外延;四是扩大宣传推广,提升宣传效应;五是借力“东亚文化之都”平台,促进中日韩多边交流。
“目前,我会每年计划派出访日中国学生约700名,接待访华日本学生约1000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余有根介绍了中日青少年修学旅游项目情况。他表示,修学旅行作为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课程,在中日两国受到高度重视,要确保学生安全和修学效果,就需要建立一系列标准并由相关部门管理监督。除此之外,建议加强教育合作,建立校际关系,通过伙伴学校互相派遣学生加深教育交流,深度挖掘活动背后的需求。
故宫博物院院办主任果美侠表示,一个好的修学旅行,应该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在开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并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延伸,在旅行结束后也有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的内容。故宫博物院为此通过视频资源,直播活动和出版资源等,提供了各类前置和延伸资源,为修学旅行做好前期准备和回顾总结。
相约熊猫家园和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共同开辟中日青年相知相亲之道
一直以来,四川乃至成都与日本历史人文渊源深厚、经贸合作往来密切,为亚洲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早在1984年,日本的甲府市就是成都在亚洲的第一个友城,拉开成都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序幕。据疫情前统计,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0日,入境成都的外国人数前五名分别来自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日本。而成都人也颇为钟情于去日本旅游。
“四川作为大熊猫的家乡,一直以来也是与日本保持着紧密友好的人文交流。”国家金牌导游、天府旅游名导卫美佑、张群在分享时表示,在疫情发生之后,四川也没有停止交流的步伐,不仅有丰富的资源,精彩的课程,同时,也具备完整的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来确保修学旅行的顺利开展。今后,四川将从友城交流、业界合作、成都东亚文化之都的平台和渠道等多方面寻求良机,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发挥四川分会机制作用,设计开发高品质修学旅行产品,创新开展市场推广和双向交流方式,促进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的工作。(通讯员:刘垚 图: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