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决策投顾摘要:国产算力的投资逻辑核心在于“自主可控+需求爆发+技术突破”的三重驱动。供应链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产替代加速。AI大模型及推理应用引爆算力需求,企业相关资本开支创新高。国产高端芯片性能显著提升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产算力龙头企业业绩有望逐步兑现。
1.算力--AI大模型时代的能源动力
算力,AI大模型时代的能源动力。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启动以算力为主体能源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算力需求有望高增。技术革命是以新一代生产力工具的大范围应用为核心,以主体能源为基础动力的全局性经济范式转型。历史上共发生过三次技术革命,我们认为,本轮通用型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有望启动第四次技术革命:以AGI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以算力为主体能源。
历史上历次技术革命中主体能源都会随新一代生产力工具的广泛应用而需求高增,预计AI算力需求有望在模型规模、算法创新、海量数据、应用落地等多端推动下高增。
2.算力行业产业链
算力产业链由上游的基础软硬件(如AI芯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及操作系统等)、中游的算力服务与平台(包括数据中心建设、云计算服务、算力调度平台等),以及下游的各行业应用领域(如互联网、金融、医疗、工业和政府等)共同构成。该产业链支撑了从计算资源生产到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全过程,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3.人工智能进入算力新时代,全球算力规模高速增长
AI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算力与流量需求难以想象。近期的AIGC实例都表明行业正在向健康有序的成长方向快速迈进,随着AIGC应用的逐渐成熟,其应用渗透率和用户数量将不断提升,AIGC有望迈入正循环这个多方利好的进程,带动C端网络流量持续增长。据IDC数据,2023年全球数据总产量为129.3ZB,过去五年平均增速超过25%,预计2024年全球将生成数据159.2ZB,2028年将达到384.6ZB,较2023年翻近3倍。经中国信通院测算,2023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为1397EFlops,同比+54%,其中算力规模(换算FP32)为875EFlops,同比+94%,占总算力的比重为63%。

4.国产算力技术出现突破,有望为算力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国产算力的崛起兼具战略必要性与市场必然性。其必要性源于自主可控的紧迫需求,面对国际技术竞争与封锁,发展国产算力已成为保障数字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关键举措,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
其必然性则由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持续的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产业爆发式增长催生了海量算力需求,为国产算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内在AI芯片、服务器、互联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产业链日趋完善,正从“可用”向“好用”演进。
近期的积极催化剂密集涌现:
①政策强力驱动:国家层面持续加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深入推进,特别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加快构建,致力于打通算力资源调度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为国产算力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巨大的需求潜力。
②技术里程碑与生态突破:华为在2025全联接大会上公布了详细的昇腾芯片路线图(950/960/970系列),并推出基于昇腾910C的Atlas 900超节点9,展示了国产万卡级集群的技术实力,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
③AI应用与产业融合深化:大模型竞赛白热化推动智能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有分析预计约每100天翻一番),应用场景从互联网向制造、金融、医疗、能源等传统行业加速渗透,为国产算力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落地场景和商业化空间。
5.国产算力投资逻辑与个股梳理
国产算力的投资逻辑核心在于“自主可控+需求爆发+技术突破”的三重驱动。供应链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产替代加速。AI大模型及推理应用引爆算力需求,企业相关资本开支创新高。国产高端芯片性能显著提升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产算力龙头企业业绩有望逐步兑现。
相关个股: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北方华创、豪威集团、兆易创新、光迅科技、北京君正等。
参考资料来源:
1.2025-4-3东吴证券——云厂商仍保持算力高需求,算力租赁需求有望边际向上
2.2025-9-8天风证券——AI带动数据中心景气向上,电力需求有多少?
3.2025-9-21开源证券——继续推荐国产AI算力
(风险提示:四川大决策投顾分享的内容旨在为您梳理投资方向及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买卖依据,您应当基于审慎原则自行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京公安备11010102004047号